平均一分钟有5个人死于癌症 癌从口入你信吗?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张华 朱钦文 发表时间:2016-04-19 16:23
羊城晚报  作者:张华 朱钦文  2016-04-19
目前,威胁我们生命的“索命鬼”中,排名第一名的就是恶性肿瘤,而消化道肿瘤更是占恶性肿瘤的50%左右。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甲状腺头颈肿瘤外科主任金国萍

大讲堂现场读者认真听专家讲课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李黎波

在我国,平均每一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并且有5个人死于癌症。目前,威胁我们生命的“索命鬼”中,排名第一名的就是恶性肿瘤,而消化道肿瘤更是占恶性肿瘤的50%左右。就在近日,羊城晚报、广州抗癌协会、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举办的“肿瘤防治,我们在行动”健康大讲堂活动成功举办,知名的肿瘤专家现场深入显出地解读肿瘤的来龙去脉。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朱钦文 图/朱钦文

Part1 消化道肿瘤是吃出来的

对一个消化肿瘤内科的医生来说,对于肿瘤的诱因是相当关注的。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李黎波在此次健康大讲堂上开讲第一句话,就抛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说法。他说:“消化道肿瘤是吃出来的,你信吗?”

李黎波称,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诱发癌症发生。浙江金华一位16岁男孩,上寄宿学校,从小爱吃油炸食品和方便面,2015年被确诊为大肠癌。医生对他们一家三口询问疾病史,排除了家族史、环境等因素,病因最后锁定在孩子不良饮食习惯上;住在江苏的戴师傅一家,2015年查出夫妻两人均患胃癌,80岁老母亲患肠癌,据苏北医院的医生介绍,这种家族聚集性与其家庭成员爱吃剩菜剩饭是密切相关的。“就在本院,也有一对夫妻罹患胃癌,正在接受治疗。”李黎波说,“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这才导致夫妻两人一同患病。”

在我国,发病率排名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中,胃癌、肝癌、食管癌、结肠癌,这些消化道肿瘤已经霸占了4个席位。其中胃癌病人已经占全球的42%,大肠癌更是呈急剧上升的趋势。饮食习惯是诱导原因,比如常吃剩菜剩饭摄入过多的亚硝酸盐,过多食用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共餐时传染上的幽门螺旋杆菌、胃病发作时胃黏膜的反复炎症,以及自身的癌基因和免疫力差等,这些都是造成胃癌高发的重要因素。

Part2 不知何时会患癌,普查是关键

说到消化道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李黎波表示很遗憾,我们这方面做得并不好。因为新发现的胃癌病人80%为中晚期,大肠癌也出现同样的状况。

据统计,日本的早期胃癌发现率>70% ,我国则不到20%。为何中国食管癌胃癌肠癌早期诊断率低于日韩?李黎波指出,我国2015年的数据显示,早期胃癌确诊率为15%。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却不足10%,远低于日本的70%和韩国的50%。差距为什么大呢?问题就在于普查。日本每年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人数大约在1420万,也就是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每年会接受一次消化道内镜的检查。而中国每年接受消化道内镜检查的人数平均100人中仅有1-2人。

对于消化道肿瘤的早发现,定期的内镜检查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日本人在40岁以后都会至少做一次胃镜检查,因此日本早期胃癌的发现率很高,治疗效果也很好。我们在临床上见到早期的病人比较少,治疗起来效果也比较差,比如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中、晚期胃癌),后者5年生存率仅20%-30%。大部分早期胃癌患者在内镜下即可获得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

最近这几年,做胃镜、肠镜的人逐渐增多起来,但是还有不少人抗拒这些检查,其实只要放松心情、配合医生,大多数人都能耐受内镜检查,况且全麻胃肠镜检查,让人完全没有痛苦的感受和记忆。更为重要的是,采用染色内镜、超声内镜、放大内镜、激光共聚焦等早癌诊断手段,让癌组织完全暴露在医生的眼皮子底下。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早期病变甚至可以经内镜切除病变,这远比手术治疗要简单、轻松。

因此,专家建议无症状也无家族史者,50岁后应该做内镜筛查;无症状,但家里直属亲属患肠癌或胃癌,那么40岁以后就应该一年做一次内镜检查,包括胃镜和肠镜,这样能够早期发现息肉、腺瘤等并及时把癌症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Part3 胃肠不适,千万别大意

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得癌,所以早期筛查十分重要。李黎波指出,从消化道早期肿瘤发展到晚期癌症,一般要3年左右时间。所以,当出现消化道的一些报警信号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胃癌

70%以上的胃癌患者没有任何不适,如何从自身的感受与症状变化来识别胃癌的早期报警信号呢?李黎波指出,以下6点是早期胃癌比较明显的症状。

1、腹痛失去原来的溃疡病发作的规律性(饭后1小时后出现的胃痛),明显不同于往常。

2、胃痛发作时,进食或服药后仍无济于事,反而加重。

3、以往胃病发作时,食欲、体重和体力无多大影响,现在却出现食欲减退、乏力和明显体重减轻。

4、持续便血甚至呕血。

5、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适、乏力、消瘦。

6、胃部切除手术5年以上,有消化不良、消瘦、贫血和胃出血等症状。

●大肠癌

许多大肠癌是从腺瘤慢慢变化而来。所以,早期大肠癌无明显症状,不易被人发现,但是随着肿瘤增大,刺激肠黏膜或者肿瘤破溃出血,这才会引起比较明显的症状。

1、大便习惯改变、便秘或便频。一般人每天大便1-2次,并且比较有规律,比如早上或晚上,如果规律发生变化,特别是大便困难,或者大便不尽感,这就要引起注意。

2、便血。肿瘤增大破溃出血,一般便血不多,而且癌瘤位置不同,血便的颜色也不同。位于直肠的癌瘤血便颜色较为鲜红,位于升结肠的癌瘤血便颜色呈现暗红的果酱色。

3、腹痛。特别是排便不畅的时候,腹痛可以间歇性出现,也可能会持续加重。

4、贫血、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由于肿瘤慢性出血和消耗体内营养,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贫血、消瘦、乏力等症状。

提醒 警惕甲状腺癌!近年高发!

近几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持续快速增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据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广州市的甲状腺癌由2007年-2009年第10位到上升第7位。

为什么上升如此之快?金国萍称,临床上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逐年增加,可能与筛查和检测手段的提高有关。现在不少人都会在体检中加上甲状腺B超,因而检出率增加。同时,我们还发现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高于男性,约是男性的3倍。

甲状腺癌女多于男的原因

甲状腺癌的女性病人之所以比男性多,推测与以下因素有关:

●放射性损伤,尤其是颈部做过放射治疗。

●食用的碘过量或者长期缺碘。

●其他甲状腺疾病恶变或影响,比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亢等,甲状腺结节、甲亢等疾病女性也比男性多见。

●精神压力导致情绪波动大,滥用激素等。这一点女性要比男性更为明显。

多数患者10年生存率达93%

当发现颈部有结节的情况,很多人比较恐慌,立马会联想到癌症,心情紧张。相反,有的人觉得不痛不痒,因此也不管不理。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不正确的。金国萍指出,虽然甲状腺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但是囊性结节中有极少数是甲状腺癌,实性结节中则有部分是甲状腺癌。通常,甲状腺癌的首发症状通常为颈前无痛性包块,随吞咽上下活动,短期内增长较快,压迫气管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压迫喉返神经可出现声嘶。遇到这种情况,就应该立即到医院做检查。

甲状腺癌中以甲状腺乳头状癌为主要类型,占79%-94%,这个类型的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后,效果比较好,5年、10年和30年生存率分别为97%、93%和76%。可见,甲状腺癌还是比较容易治疗,且恶性度并不算太高的癌症。

需要注意的是,未分化癌全身转移的时间较早,有时甲状腺癌原发灶不明显,而颈部淋巴结或者全身远处转移明显。所以,对于甲状腺癌,由于近些年来发生率逐年升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发现甲状腺有结节,就应该看医生,并且定期复查。

编辑:伟霞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