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要翻身 即将迎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来源:金羊网 作者:吴珊 发表时间:2018-05-24 16:11

金羊网讯 记者吴珊报道:辣条,一款广受欢迎,却又让人又爱又恨的特色小食品,即将迎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调味面制品》等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酝酿许久的辣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终于要落地了!这不仅为年销售额超500亿元的辣条产业带来了规范,也为消费者放心食用辣条提供了保障。

又爱又恨

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到,调味面制品是指“以小麦粉和/或其他谷物粉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油脂等辅料,经配料、挤压熟制、成型、调味、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具有一定韧性的即食食品”,而辣条正是描述中的调味面制品。

辣条深受消费者喜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拥有调味面制品食品生产企业达580家;2016年,全国年总产值330亿元,市场销售额达510亿元。

金羊网记者走访发现,在广州的大中小型超市中,几乎家家都在出售辣条。在琶洲附近的一家中型社区超市中,各种辣条占据了一面墙的二分之一,大面筋、辣功夫、辣么糕大尚、回锅肉素食、素牛筋……看得人眼花缭乱,一包100克左右的辣条价格大约在4元左右。据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辣条一天卖几十包很正常。“当零食吃,很开胃,老少皆宜。”

还有中国留学生表示,返校时常常会装几包辣条在行李箱里,因为外国同学也很爱辣条。据业内人士介绍,一包辣条的利润可以达到50%甚至更高,除超市外,学校附近的小卖部里,五毛、一元一包的辣条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不过,这些辣条质量参差不齐。记者走访发现,即使一些有生产许可标识的产品,摸上去也是油乎乎的,感觉油已经从塑料袋中渗了出来。据媒体报道,2015年至2017年,全国有15个省份共计131家辣条生产企业的195批次辣条登上了食品监管部门的“黑名单”。在通报的180起食品安全问题中,菌落总数超标和食品添加剂不合格是主要原因,其中菌落总数超标占68起,甜蜜素超标占30起。此外,超限量使用山梨酸钾等食品防腐剂也值得关注。

比如,北京市曾检出一款“邹校林”牌虾仁香蕉味调味面制品,安赛蜜超过限量标准一倍多。广东曾检出多款湖南省小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香辣棒,菌落总数超标。河南省食品监管部门公布的抽检信息显示,2018年至今,检出不合格辣条食品已达33批次。

前国家食药监总局还曾发布“辣条食用安全消费提示”,要求消费者谨慎挑选食用辣条制品。为了防范不安全的辣条等零食,去年广州番禺区还将辖区内8所学校校内小卖部统一“收编”,禁售辣条。

标准很清晰

由于辣条行业长期以来没有形成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也让辣条陷入食品安全漩涡。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粮油加工研究室副主任谭斌研究员曾指出,辣条由于产品品类发展时间短、标准建设滞后,这是造成产业安全的关键。

不过,这一现状将得到改善。根据“征求意见稿”及“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对辣条的生产给出了明确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标、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致病菌限量、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等指标。也就是说,以往消费者担心的辣条卫生问题、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都有了明确要求。

首先,辣条里不能有异物。在感官要求方面,要求辣条“无酸败,无异味、无霉变,有韧性,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

其次,辣条应为健康食品。在编制说明中特别提到,针对公众关注的调味面制品高盐、高油等问题,为了着力贯彻落实并认真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引领调味面制品向营养健康方向发展,规定了氯化物(以Cl-计)、脂肪技术要求。此外,调味面制品是添加了食用油脂的食品,还规定了酸价、过氧化值限量指标。

第三,辣条不能随意使用食品添加剂。往往一包辣条包含几种着色剂、甜味剂,消费者对此很是头疼。征求意见稿指出,辣条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中方便米面制品的规定”,也就是说,方便米面制品可以使用什么食品添加剂、用多少,辣条也要遵循。在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GB 2760中,对每一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用量进行了明确规定。据此查询发现,以往用于辣条的柠檬黄、日落黄等人工色素,并未被许可用于方便米面制品。而辣条中最常见的各类甜味剂也得到了规范。比如,糖精钠可用于十几种食品中,但不包括方便米面制品。

编辑:王楠
数字报

辣条要翻身 即将迎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金羊网  作者:吴珊  2018-05-24

金羊网讯 记者吴珊报道:辣条,一款广受欢迎,却又让人又爱又恨的特色小食品,即将迎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调味面制品》等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酝酿许久的辣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终于要落地了!这不仅为年销售额超500亿元的辣条产业带来了规范,也为消费者放心食用辣条提供了保障。

又爱又恨

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到,调味面制品是指“以小麦粉和/或其他谷物粉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油脂等辅料,经配料、挤压熟制、成型、调味、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具有一定韧性的即食食品”,而辣条正是描述中的调味面制品。

辣条深受消费者喜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拥有调味面制品食品生产企业达580家;2016年,全国年总产值330亿元,市场销售额达510亿元。

金羊网记者走访发现,在广州的大中小型超市中,几乎家家都在出售辣条。在琶洲附近的一家中型社区超市中,各种辣条占据了一面墙的二分之一,大面筋、辣功夫、辣么糕大尚、回锅肉素食、素牛筋……看得人眼花缭乱,一包100克左右的辣条价格大约在4元左右。据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辣条一天卖几十包很正常。“当零食吃,很开胃,老少皆宜。”

还有中国留学生表示,返校时常常会装几包辣条在行李箱里,因为外国同学也很爱辣条。据业内人士介绍,一包辣条的利润可以达到50%甚至更高,除超市外,学校附近的小卖部里,五毛、一元一包的辣条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不过,这些辣条质量参差不齐。记者走访发现,即使一些有生产许可标识的产品,摸上去也是油乎乎的,感觉油已经从塑料袋中渗了出来。据媒体报道,2015年至2017年,全国有15个省份共计131家辣条生产企业的195批次辣条登上了食品监管部门的“黑名单”。在通报的180起食品安全问题中,菌落总数超标和食品添加剂不合格是主要原因,其中菌落总数超标占68起,甜蜜素超标占30起。此外,超限量使用山梨酸钾等食品防腐剂也值得关注。

比如,北京市曾检出一款“邹校林”牌虾仁香蕉味调味面制品,安赛蜜超过限量标准一倍多。广东曾检出多款湖南省小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香辣棒,菌落总数超标。河南省食品监管部门公布的抽检信息显示,2018年至今,检出不合格辣条食品已达33批次。

前国家食药监总局还曾发布“辣条食用安全消费提示”,要求消费者谨慎挑选食用辣条制品。为了防范不安全的辣条等零食,去年广州番禺区还将辖区内8所学校校内小卖部统一“收编”,禁售辣条。

标准很清晰

由于辣条行业长期以来没有形成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也让辣条陷入食品安全漩涡。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粮油加工研究室副主任谭斌研究员曾指出,辣条由于产品品类发展时间短、标准建设滞后,这是造成产业安全的关键。

不过,这一现状将得到改善。根据“征求意见稿”及“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对辣条的生产给出了明确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标、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致病菌限量、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等指标。也就是说,以往消费者担心的辣条卫生问题、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都有了明确要求。

首先,辣条里不能有异物。在感官要求方面,要求辣条“无酸败,无异味、无霉变,有韧性,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

其次,辣条应为健康食品。在编制说明中特别提到,针对公众关注的调味面制品高盐、高油等问题,为了着力贯彻落实并认真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引领调味面制品向营养健康方向发展,规定了氯化物(以Cl-计)、脂肪技术要求。此外,调味面制品是添加了食用油脂的食品,还规定了酸价、过氧化值限量指标。

第三,辣条不能随意使用食品添加剂。往往一包辣条包含几种着色剂、甜味剂,消费者对此很是头疼。征求意见稿指出,辣条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中方便米面制品的规定”,也就是说,方便米面制品可以使用什么食品添加剂、用多少,辣条也要遵循。在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GB 2760中,对每一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用量进行了明确规定。据此查询发现,以往用于辣条的柠檬黄、日落黄等人工色素,并未被许可用于方便米面制品。而辣条中最常见的各类甜味剂也得到了规范。比如,糖精钠可用于十几种食品中,但不包括方便米面制品。

编辑:王楠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