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尿床 可能是得了这种病

来源:金羊网 作者:张华 周密 发表时间:2018-06-01 09:51

文/金羊网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周密

夜晚老是起床拉尿、5岁了还经常尿床、不愿意去亲戚家过夜、因为尿床而产生自卑心理……如果您的孩子有这些问题,专家提醒孩子可能患上遗尿症了。最近南方省市包括广州深圳在内的超过12000名小学儿童调查显示,患有遗尿症的孩子比例高达10.5%。

不敢过集体生活,孩子害怕尿床

“我不会去亲戚家过夜,也不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这个世界上,只有爸妈知道他的苦恼,因为7岁的轩轩一直有尿床的毛病。一开始,妈妈还以为长大一点就会好,但是直到上了小学,轩轩还是有这个毛病。为了晚上不让他尿床,妈妈每晚都把他叫醒4次起床拉尿,后来怕影响孩子睡眠,妈妈就给他穿上纸尿裤,但是一个晚上这个纸尿裤里的尿都会溢出来。

在第四届遗尿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肾内科主任医师邓会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5岁以上的孩子,平均每周超过2次的夜间不自主排尿,持续3个月以上,就会被认为患有遗尿症,也就是一种疾病。

我国孩子尿床的比例非常高。邓会英说,2017年发布的一项儿童遗尿调查,涉及我国25个省市、35家医院,有超过10万样本的调查显示,以三个月至少尿床1次统计,我国5岁儿童达到15.2%;7岁为8.2%;10岁为4.8%;16-18岁为1.7%。

这个问题值得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专家强调,由于尿床对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难堪”的事情,家长应特别注意避免说教、训斥以及在人前提 起孩子尿床的话题,以免刺激孩子的感情。如果5岁以后孩子还经常尿床,就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及早就医。

5岁以后,排尿由大脑神经控制

为什么遗尿症的诊断会特指5岁以上的孩子呢?邓会英说,婴儿期排尿直接由脊髓反射控制,孩子是有尿就排,不会有意识的主动控制,以后则由脑干-大脑皮层控制,开始有意识的排尿。

3岁及以后,大脑皮层的排尿控制中枢逐渐发育完善,排尿就由脊髓传递信息给大脑,由大脑的神经控制了,直到5岁已发育完善,孩子就应该完全可以自我控制排尿。如果这个年龄还经常尿床,则应该看医生,找找原因了。

一般来说,晚上夜尿不会多。孩子的尿多,则说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或者夜间膀胱容量减少、夜间逼尿肌收缩等有关。

邓会英说,大约有80%的孩子尿床是功能性的,也就是身体没有疾病,只是单纯性的尿床,剩下还有20%的患儿常常会被查出有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畸形 、泌尿系结石等)、神经系统疾病(大脑智能低下、隐性脊椎裂,脊髓栓系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尿崩症等)以及心理疾病等所致。

遗尿症治疗“三管齐下”

针对遗尿症的治疗,专家认为需要三管齐下,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家长要积极配合调整生活饮食习惯。邓会英说,比如尽量避免孩子晚上摄入过多的水分,晚餐时间不易过晚,过多蛋白饮食,过咸,以免过渴致饮水增加。睡前2小时尽量不喝牛奶、水及含汁液较多水果,高糖食物等。中午适当午睡,以免孩子晚上睡得过沉而忘记起床排尿。

其次,家长帮助孩子做一些自主排尿功能的训练。比如可以鼓励患儿白天尽量多饮水,要排尿时嘱其憋尿直到不能耐受才去排尿,使其膀胱容量得到改善,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并指导患儿在白天排尿时,开始排尿、中断、再排尿、再中断,重复直至排空膀胱,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外尿道括约肌和腹内肌控制。

最后一招就是药物治疗。邓会英说,病情比较严重(一周超过5天尿床)的遗尿症患儿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比如服用去氨加压素减少夜间尿量。值得注意的是,药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不遵医嘱服药及睡前2小时不控制水分孩子可能会出现眼浮肿、头痛等水中毒的症状,如果遵医嘱服药及避免引起副作用的可能因素,药物治疗还是很安全的。

值得提醒的是,大约有15%的遗尿症孩子会在逐年缓解,也就是说,孩子慢慢长大了,大脑神经调节功能正常了,遗尿症也就不治而愈了,但是重度遗尿症患儿自我缓解率低,部分会延续到成年,约有1-2%成年人也会尿床。

编辑:王楠
数字报

孩子老尿床 可能是得了这种病

金羊网  作者:张华 周密  2018-06-01

文/金羊网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周密

夜晚老是起床拉尿、5岁了还经常尿床、不愿意去亲戚家过夜、因为尿床而产生自卑心理……如果您的孩子有这些问题,专家提醒孩子可能患上遗尿症了。最近南方省市包括广州深圳在内的超过12000名小学儿童调查显示,患有遗尿症的孩子比例高达10.5%。

不敢过集体生活,孩子害怕尿床

“我不会去亲戚家过夜,也不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这个世界上,只有爸妈知道他的苦恼,因为7岁的轩轩一直有尿床的毛病。一开始,妈妈还以为长大一点就会好,但是直到上了小学,轩轩还是有这个毛病。为了晚上不让他尿床,妈妈每晚都把他叫醒4次起床拉尿,后来怕影响孩子睡眠,妈妈就给他穿上纸尿裤,但是一个晚上这个纸尿裤里的尿都会溢出来。

在第四届遗尿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肾内科主任医师邓会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5岁以上的孩子,平均每周超过2次的夜间不自主排尿,持续3个月以上,就会被认为患有遗尿症,也就是一种疾病。

我国孩子尿床的比例非常高。邓会英说,2017年发布的一项儿童遗尿调查,涉及我国25个省市、35家医院,有超过10万样本的调查显示,以三个月至少尿床1次统计,我国5岁儿童达到15.2%;7岁为8.2%;10岁为4.8%;16-18岁为1.7%。

这个问题值得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专家强调,由于尿床对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难堪”的事情,家长应特别注意避免说教、训斥以及在人前提 起孩子尿床的话题,以免刺激孩子的感情。如果5岁以后孩子还经常尿床,就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及早就医。

5岁以后,排尿由大脑神经控制

为什么遗尿症的诊断会特指5岁以上的孩子呢?邓会英说,婴儿期排尿直接由脊髓反射控制,孩子是有尿就排,不会有意识的主动控制,以后则由脑干-大脑皮层控制,开始有意识的排尿。

3岁及以后,大脑皮层的排尿控制中枢逐渐发育完善,排尿就由脊髓传递信息给大脑,由大脑的神经控制了,直到5岁已发育完善,孩子就应该完全可以自我控制排尿。如果这个年龄还经常尿床,则应该看医生,找找原因了。

一般来说,晚上夜尿不会多。孩子的尿多,则说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或者夜间膀胱容量减少、夜间逼尿肌收缩等有关。

邓会英说,大约有80%的孩子尿床是功能性的,也就是身体没有疾病,只是单纯性的尿床,剩下还有20%的患儿常常会被查出有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畸形 、泌尿系结石等)、神经系统疾病(大脑智能低下、隐性脊椎裂,脊髓栓系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尿崩症等)以及心理疾病等所致。

遗尿症治疗“三管齐下”

针对遗尿症的治疗,专家认为需要三管齐下,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家长要积极配合调整生活饮食习惯。邓会英说,比如尽量避免孩子晚上摄入过多的水分,晚餐时间不易过晚,过多蛋白饮食,过咸,以免过渴致饮水增加。睡前2小时尽量不喝牛奶、水及含汁液较多水果,高糖食物等。中午适当午睡,以免孩子晚上睡得过沉而忘记起床排尿。

其次,家长帮助孩子做一些自主排尿功能的训练。比如可以鼓励患儿白天尽量多饮水,要排尿时嘱其憋尿直到不能耐受才去排尿,使其膀胱容量得到改善,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并指导患儿在白天排尿时,开始排尿、中断、再排尿、再中断,重复直至排空膀胱,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外尿道括约肌和腹内肌控制。

最后一招就是药物治疗。邓会英说,病情比较严重(一周超过5天尿床)的遗尿症患儿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比如服用去氨加压素减少夜间尿量。值得注意的是,药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不遵医嘱服药及睡前2小时不控制水分孩子可能会出现眼浮肿、头痛等水中毒的症状,如果遵医嘱服药及避免引起副作用的可能因素,药物治疗还是很安全的。

值得提醒的是,大约有15%的遗尿症孩子会在逐年缓解,也就是说,孩子慢慢长大了,大脑神经调节功能正常了,遗尿症也就不治而愈了,但是重度遗尿症患儿自我缓解率低,部分会延续到成年,约有1-2%成年人也会尿床。

编辑:王楠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