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发布:九成市民体质“合格”

来源:金羊网 作者:符畅 粤卫信 发表时间:2018-06-20 10:00

金羊网讯 记者符畅、通讯员粤卫信报道:近日,2018年健康中国行——科学健身主题宣传活动专家媒体座谈会在省健康教育中心召开,会上,2017年全省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正式发布。据悉,去年广东省国民体质水平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百分比为91.6%,各类人群体质合格率均为女性高于男性,但女性“隐形肥胖”比例较高。专家呼吁,市民应结合自身情况,科学健身。

全省居民体质合格率五年上升1.5%

2017年广东省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广东省国民体质水平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百分比(简称“合格率”)为91.6%,其中幼儿合格率为92.7%,成年人为91.3%,老年人为89.7%。

“从近几年的监测结果看,我省居民体质合格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13年至2017年,5年间我省居民体质合格率上升了1.5个百分点,其中幼儿和老年人体质水平提高较为明显,而成年人上升幅度较小。”广东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研究员周卫海说。

他介绍,根据2017年广东省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城镇居民体质合格率高于乡村,分别为92.2%和90.8%,但城乡差异呈逐年缩小的趋势,说明乡村居民体质水平增长明显。并且,不同区域人群体质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如珠三角地区居民体质水平为93.0%,明显高于粤东西北地区,其中粤东地区居民体质水平相对落后,合格率仅为90.0%。

女性体质合格率较男性高

而从性别来看,除3-6岁幼儿男女体质水平基本持平(92.7%)外,20-59岁成年人及60-69岁老年人中,女性体质合格率均高于男性。其中,20-59岁成年女性的体质合格率为91.7%,高于同年龄段男性的90.8%;60-69岁老年女性的体质合格率为90.1%,高于同年龄段男性的89.3%。

为什么会出现性别的差异?广东省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汤捷解释,广东男女的体质合格率其实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广东气候温暖、适合长时间运动,以及广东人饮食清淡有关。而女性体质更优于男性,或许与女性更喜欢运动、更注重饮食结构有关。

会上多位专家也表示,男性不良生活习惯会更多,如抽烟、喝酒、熬夜、吃宵夜等,而女性经常做家务、热衷跳广场舞、更注重身材保养,这些均可能成为影响体质变化的因素。

肥胖增长明显 且女性“隐形肥胖”占比高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肥胖问题在我国日趋严重。广东情况如何?周卫海也做了详细介绍。

根据监测,广东省人群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增速却明显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以成年人超重检出率为例,2010年广东省成年人超重检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而到了2014年,仅低于2.2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逐渐缩小,说明广东省超重和肥胖人群增长比较明显。

从性别来看,2016年至2017年,男性BMI均值各年龄段增长较为明显,女性仅在60-69岁呈现明显增长;成年男性超重检出率从35.4%上升至37.7%,成年女性从25.1%下降至24.2%;成年男性肥胖检出率无明显变化,均为9.5%,而成年女性肥胖检出率从5.2%增加至5.9%,增长了0.7个百分点。

“除了‘看得见’的肥胖,其实看不见的‘隐形肥胖’危害更大。”汤捷说。“隐形肥胖”主要是指看上去体重正常、身材匀称,但肝、胰、胃、肠道等内脏周围和内部已经堆积了不少脂肪组织,专家表示,这种肥胖往往会导致雌激素和炎性因子异常增高,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

周卫海也指出,通过对BMI界定为体重正常(18.5≤BMI<24)和超重(24≤BMI<28)的人群进行体脂率分析,同时根据体脂率评价标准(男性>25%,女性> 30%)对人群进行肥胖判定,男性体重正常的人群中有14.1%为肥胖,超重的人群中有46.5%为肥胖,女性体重正常的人群中有37.0%为肥胖,超重的人群中有71.4%为肥胖。也就是说,女性“隐形肥胖”的占比会更高。

此外,通过台阶实验测试有氧运动能力,进而体现心肺功能能力,根据2013年至2017年的监测结果显示,2016年之前成年人心肺功能能力呈逐年上升趋势,而2017年呈现出下降趋势。

科学运动知晓率有待提高

“体质和健康息息相关,提高体质一定程度上就提高了健康。”周卫海说,但目前有关监测显示,我省居民对运动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

汤捷介绍,2016年全省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居民对“剧烈活动时大量出汗丢失体内水份,最好补充淡盐水”的知晓率为62.25%,对“运动对健康的好处包括:保持合适的体重、预防慢性病、减轻心理压力、改善睡眠”知识的知晓率仅为32.93%。这说明,关于如何科学运动,城乡居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有待提高。

另据2017年广东省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情况显示,以“每周3次及以上,每次30分钟及以上,每次锻炼达到中等强度以上”为标准,“经常锻炼”的占比为23.2%,“偶尔锻炼”的为41.2%,不锻炼的为35.6%。且经常锻炼的比例增长缓慢,2016年至2017年仅增长了3.2%。

那么究竟该如何运动?“首先要让大家‘动起来’,然后再强调科学运动。”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徐晓阳说,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应首选个人喜欢的,才能有坚持下去的动力。每次运动时间在30-60分钟为宜,且要有出汗、心跳加速、说话急促等“反应”。

“心率需达到每分钟120-150次左右,以散步为例,散步是很好的锻炼方式,但一般成年人要达到每分钟110-120步才有锻炼效果。”徐晓阳说。而运动频次为隔天一次较好,这样既能保证前一次运动效果,又能在肌肉刺激未消失前再给一新的刺激。

此外,运动也需遵循适量原则,周卫海表示,有的人一周只运动一次,而一次运动时间长达5-6小时,其实是不可取的。因为长期呆着不动,骨密度、肌肉等下降,过量运动会增加损伤风险,不容易恢复,对身体危害更大。

Tips 科学健身核心信息

一、科学健身有原则,牢记要点是关键

科学健身应该进行全面的体质评估,选择安全有效的健身运动,遵从循序渐进的健身计划,参加多种形式的运动项目,全面发展运动能力,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坚持经常锻炼身体。科学健身的锻炼计划要点主要包括: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和每次运动时间。

二、科学健身可以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形成

科学健身应将身体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注意与全面的营养、充分的休息和安全的环境相辅相成,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

三、运动有益健康、降低疾病风险

科学健身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强健肌肉骨骼,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降低疾病风险、提高生命活力、促进心理健康,改善生活品质。

四、久坐伤身,动则有益

减少静坐的时间,鼓励随时随地、各种形式的身体活动,每小时起来动一动,日常身体活动是健康的基石。

五、运动风险评估可以提升运动安全

运动前应了解患病史及家族病史,筛查生理指标,进行体质测定,全面评估身体状态,减少运动风险。

六、运动环节要完整,运动方式要多样

一次完整的运动应当包括准备活动、正式运动、整理活动,这三个环节不可或缺,一周运动健身应当包括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韧性练习,这三种方式不可偏废。

七、儿童和青少年应当培养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

推荐儿童和青少年每天累计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鼓励大强度的运动;青少年应当每周参加至少3次有助于强健骨骼和肌肉的运动。

八、成人运动要保证一定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推荐每周运动不少于3次;进行累计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累计至少75分钟较大强度的有氧运动也能达到运动量;同等量的中等和较大强度有氧运动的相结合的运动也能满足日常身体活动量,每次有氧运动时间应当不少于10分钟,每周至少有2天进行所有主要肌群参与的抗阻力量练习。

九、老年人量力而行、保持适当身体活动水平

老年人应当从事与自身体质相适应的运动,在重视有氧运动的同时,重视肌肉力量练习,适当进行平衡能力锻炼,强健肌肉、骨骼,预防跌倒。

十、特殊人群应当在专业指导下运动

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孕妇、慢病患者、残疾人等)应当在医生和运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运动。

编辑:王楠
数字报

2017年广东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发布:九成市民体质“合格”

金羊网  作者:符畅 粤卫信  2018-06-20

金羊网讯 记者符畅、通讯员粤卫信报道:近日,2018年健康中国行——科学健身主题宣传活动专家媒体座谈会在省健康教育中心召开,会上,2017年全省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正式发布。据悉,去年广东省国民体质水平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百分比为91.6%,各类人群体质合格率均为女性高于男性,但女性“隐形肥胖”比例较高。专家呼吁,市民应结合自身情况,科学健身。

全省居民体质合格率五年上升1.5%

2017年广东省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广东省国民体质水平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百分比(简称“合格率”)为91.6%,其中幼儿合格率为92.7%,成年人为91.3%,老年人为89.7%。

“从近几年的监测结果看,我省居民体质合格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13年至2017年,5年间我省居民体质合格率上升了1.5个百分点,其中幼儿和老年人体质水平提高较为明显,而成年人上升幅度较小。”广东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研究员周卫海说。

他介绍,根据2017年广东省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城镇居民体质合格率高于乡村,分别为92.2%和90.8%,但城乡差异呈逐年缩小的趋势,说明乡村居民体质水平增长明显。并且,不同区域人群体质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如珠三角地区居民体质水平为93.0%,明显高于粤东西北地区,其中粤东地区居民体质水平相对落后,合格率仅为90.0%。

女性体质合格率较男性高

而从性别来看,除3-6岁幼儿男女体质水平基本持平(92.7%)外,20-59岁成年人及60-69岁老年人中,女性体质合格率均高于男性。其中,20-59岁成年女性的体质合格率为91.7%,高于同年龄段男性的90.8%;60-69岁老年女性的体质合格率为90.1%,高于同年龄段男性的89.3%。

为什么会出现性别的差异?广东省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汤捷解释,广东男女的体质合格率其实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广东气候温暖、适合长时间运动,以及广东人饮食清淡有关。而女性体质更优于男性,或许与女性更喜欢运动、更注重饮食结构有关。

会上多位专家也表示,男性不良生活习惯会更多,如抽烟、喝酒、熬夜、吃宵夜等,而女性经常做家务、热衷跳广场舞、更注重身材保养,这些均可能成为影响体质变化的因素。

肥胖增长明显 且女性“隐形肥胖”占比高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肥胖问题在我国日趋严重。广东情况如何?周卫海也做了详细介绍。

根据监测,广东省人群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增速却明显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以成年人超重检出率为例,2010年广东省成年人超重检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而到了2014年,仅低于2.2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逐渐缩小,说明广东省超重和肥胖人群增长比较明显。

从性别来看,2016年至2017年,男性BMI均值各年龄段增长较为明显,女性仅在60-69岁呈现明显增长;成年男性超重检出率从35.4%上升至37.7%,成年女性从25.1%下降至24.2%;成年男性肥胖检出率无明显变化,均为9.5%,而成年女性肥胖检出率从5.2%增加至5.9%,增长了0.7个百分点。

“除了‘看得见’的肥胖,其实看不见的‘隐形肥胖’危害更大。”汤捷说。“隐形肥胖”主要是指看上去体重正常、身材匀称,但肝、胰、胃、肠道等内脏周围和内部已经堆积了不少脂肪组织,专家表示,这种肥胖往往会导致雌激素和炎性因子异常增高,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

周卫海也指出,通过对BMI界定为体重正常(18.5≤BMI<24)和超重(24≤BMI<28)的人群进行体脂率分析,同时根据体脂率评价标准(男性>25%,女性> 30%)对人群进行肥胖判定,男性体重正常的人群中有14.1%为肥胖,超重的人群中有46.5%为肥胖,女性体重正常的人群中有37.0%为肥胖,超重的人群中有71.4%为肥胖。也就是说,女性“隐形肥胖”的占比会更高。

此外,通过台阶实验测试有氧运动能力,进而体现心肺功能能力,根据2013年至2017年的监测结果显示,2016年之前成年人心肺功能能力呈逐年上升趋势,而2017年呈现出下降趋势。

科学运动知晓率有待提高

“体质和健康息息相关,提高体质一定程度上就提高了健康。”周卫海说,但目前有关监测显示,我省居民对运动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

汤捷介绍,2016年全省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居民对“剧烈活动时大量出汗丢失体内水份,最好补充淡盐水”的知晓率为62.25%,对“运动对健康的好处包括:保持合适的体重、预防慢性病、减轻心理压力、改善睡眠”知识的知晓率仅为32.93%。这说明,关于如何科学运动,城乡居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有待提高。

另据2017年广东省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情况显示,以“每周3次及以上,每次30分钟及以上,每次锻炼达到中等强度以上”为标准,“经常锻炼”的占比为23.2%,“偶尔锻炼”的为41.2%,不锻炼的为35.6%。且经常锻炼的比例增长缓慢,2016年至2017年仅增长了3.2%。

那么究竟该如何运动?“首先要让大家‘动起来’,然后再强调科学运动。”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徐晓阳说,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应首选个人喜欢的,才能有坚持下去的动力。每次运动时间在30-60分钟为宜,且要有出汗、心跳加速、说话急促等“反应”。

“心率需达到每分钟120-150次左右,以散步为例,散步是很好的锻炼方式,但一般成年人要达到每分钟110-120步才有锻炼效果。”徐晓阳说。而运动频次为隔天一次较好,这样既能保证前一次运动效果,又能在肌肉刺激未消失前再给一新的刺激。

此外,运动也需遵循适量原则,周卫海表示,有的人一周只运动一次,而一次运动时间长达5-6小时,其实是不可取的。因为长期呆着不动,骨密度、肌肉等下降,过量运动会增加损伤风险,不容易恢复,对身体危害更大。

Tips 科学健身核心信息

一、科学健身有原则,牢记要点是关键

科学健身应该进行全面的体质评估,选择安全有效的健身运动,遵从循序渐进的健身计划,参加多种形式的运动项目,全面发展运动能力,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坚持经常锻炼身体。科学健身的锻炼计划要点主要包括: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和每次运动时间。

二、科学健身可以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形成

科学健身应将身体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注意与全面的营养、充分的休息和安全的环境相辅相成,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

三、运动有益健康、降低疾病风险

科学健身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强健肌肉骨骼,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降低疾病风险、提高生命活力、促进心理健康,改善生活品质。

四、久坐伤身,动则有益

减少静坐的时间,鼓励随时随地、各种形式的身体活动,每小时起来动一动,日常身体活动是健康的基石。

五、运动风险评估可以提升运动安全

运动前应了解患病史及家族病史,筛查生理指标,进行体质测定,全面评估身体状态,减少运动风险。

六、运动环节要完整,运动方式要多样

一次完整的运动应当包括准备活动、正式运动、整理活动,这三个环节不可或缺,一周运动健身应当包括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韧性练习,这三种方式不可偏废。

七、儿童和青少年应当培养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

推荐儿童和青少年每天累计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鼓励大强度的运动;青少年应当每周参加至少3次有助于强健骨骼和肌肉的运动。

八、成人运动要保证一定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推荐每周运动不少于3次;进行累计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累计至少75分钟较大强度的有氧运动也能达到运动量;同等量的中等和较大强度有氧运动的相结合的运动也能满足日常身体活动量,每次有氧运动时间应当不少于10分钟,每周至少有2天进行所有主要肌群参与的抗阻力量练习。

九、老年人量力而行、保持适当身体活动水平

老年人应当从事与自身体质相适应的运动,在重视有氧运动的同时,重视肌肉力量练习,适当进行平衡能力锻炼,强健肌肉、骨骼,预防跌倒。

十、特殊人群应当在专业指导下运动

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孕妇、慢病患者、残疾人等)应当在医生和运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运动。

编辑:王楠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