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品科普进基层活动月启动

来源:金羊网 作者:陈泽云 李紫英 粤药监 发表时间:2019-09-18 16:11

文/陈泽云 李紫英 粤药监

9月16日,以“守初心担使命保障用药安全”为主题的2019年“广东省药品科普进基层活动月”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方洪添出席仪式并讲话,与现场观众共同见证本届活动月正式启动。

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据介绍,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省药品监管局将重点开展药品科普进基层直通车等系列活动,调动各方参与药品安全科普的积极性,深入基层、社区、农村、学校开展日常科普,形成科普宣传长效机制,提升药品科普宣传活动品牌影响力。

同时,围绕新修订《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等法律,创新药品安全知识教育表现形式,普及药品安全知识,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增强社会公众的药品安全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形成药品安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提高全社会药品安全社会共建共治水平。

据悉,自2017年以来药品科普进基层活动月已经连续举办三届。在每年9月份,利用1个月时间,集中力量、调动资源,把药品安全科普知识送到社区、农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同时组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记者进行集中采访报道,形成宣传形式丰富、推广渠道多样、线上线下全覆盖、声势浩大的舆论氛围。两年来,近5000公里的科普“里程”,踏遍全省21个地市,逾15万册的科普资料派发,让上百万人深入了解用药安全知识。

启动仪式上,主办方向药品科普直通车代表正式授旗。代表们纷纷表示,科普药品知识是一份使命,他们将出发前往广州、东莞、梅州、揭阳、阳江、云浮、清远、河源等地,举办主题鲜明、接地气、有人气的科普进基层活动,将安全用药知识带进千家万户。

此外,本届活动月的创新亮点活动——药品科普网络知识竞赛从9月16日持续举办到10月16日,借助互联网手段,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将科普覆盖面从地市扩大到全省。

药品,你用对了吗?这些事项要注意!

9月16日,广东省药品科普进基层活动月启动当天,由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的第三十期“安安有约——食药科普大讲堂活动”在广州举行。此次活动邀请了北京积水潭医院主任药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专家张石革作题为《药品,您用对了吗?》的专题讲座。

本期讲座内容分为八个部分:按时吃药的重要性、漏服药品的补救措施、服药与饮水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过期药品、购买和使用保健品的注意事项、饮料送服药物的禁忌、药品服用不当带来的伤害、家庭药箱的管理。

张石革认为,在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购买和服用药品,特别是对需要长期依赖药物的慢病患者而言,合理用药尤其重要,必须确保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

按时吃药治疗效果好

张石革指出,研究证实,很多药品的作用、疗效、毒性、不良反应与人体的生物节律(生物钟)有着密切的关系。同一结构与活性药品的同等剂量可因给药时间不同,作用、疗效和不良反应也不一样。因此,依据人体生物节律和时辰药理学,选择最适宜的服药时间,可达到顺应人体生物节律的变化,充分调动人体的免疫和抗病因素、增强疗效,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和规避药品不良反应、降低剂量和节约医药资源、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等效果。

举例来说,心梗、心绞痛、脑梗等最高发时段是在上午,因此针对这类病的药一般放在清晨吃,来避免血小板的异常聚集。又比如褪黑素常常在上午11时和晚上10时分泌最旺盛,在这一时间入睡,有助于修复紧张和疲劳。

漏吃药该不该补要看情况

有时候,忘吃药会有害,比如不按时服用抗凝药华法林、抗高血压药、抗血小板药、抗菌药物等,断断续续,可能会致抗凝不足、血压平滑系数不足(忽高忽低)、细菌耐药性等。擅自停用华法林可诱发静脉凝血和脑卒中,也可能诱发“华法林抵抗”,导致之后吃大剂量无效甚至没有抗凝活性。

那么,漏吃药了该不该补呢?张石革表示,药品补充追加,要视情而定。其中,每天需服多次(3~4次)的药品,如漏服时间不超过两次服药间隔的半数时间(2~3小时),可以补服;如超过两次服药间隔的半数时间(4~6小时)不宜补服;每天需服2次的药品,如漏服时间不超过两次服药间隔的半数时间(4~6小时),可以补服;如超过两次服药间隔的半数时间(6~8小时)不宜补服,仅服用下次的剂量;每天仅需服1次的药品,如漏服时间不超过1天,可以补服;如超过1天,仅服用第2天的剂量。

张石革提醒,服用药物时千万不要盲目追加剂量,以免发生意外(低血糖、低血压、休克、晕厥等)。

喝水跟用药大有关系

张石革还特别强调了补充水分对于健康的重要性。水除了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与用药也大有关系,因为有些药必须要多喝水。张石革介绍到,吃蛋白酶抑制剂多喝水,可避免尿结石发生。吃抗尿结石药多饮水,利于减少尿盐沉淀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些药则不适宜多喝水,比如胃黏膜保护剂,少喝水以便使药品在食道、胃肠黏膜蛋白结合成膜;外周镇咳药,服后不宜马上进水,以免稀释药品,破坏保护层;苦味健胃剂,通过刺激舌头味觉感受器,促进胃液的分泌来增进食欲,服后也不宜立即进水。

张石革还提示,助消化药、微生态活菌制剂、活疫苗制剂、维生素、抗菌药物等不宜用热水服用。他还特别提到送药千万别用果汁,凉白开最好。

此外,在回到现场观众提问时,张石革还强调,饮食治疗也非常重要。像胃病,“三分治,七分养”,所以要吃易消化的、保护胃壁的食疗。治病不只是用药,还要综合考虑饮食结构、运动、心情治疗等。

据悉,“安安有约——食药科普大讲堂活动”是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打造的科普宣传品牌项目,迄今共举办了30场,平均每期网络直播点击量超过10万次。接下来,大讲堂活动将继续选取公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邀请“四品一械”等业内知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传播科学知识。

编辑:Na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