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 记者王楠报道 “由于政府长期致力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提升诊疗水平,腹泻和疟疾等疾病已经得到比较好的控制,但像肺炎这样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仍然严重影响着中国儿童的健康。”在第11届世界儿科传染病协会全球大会上,上千名来自世界各国儿科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围绕儿童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抗生素耐药性的全球挑战和疫苗的重要作用等议题展开交流和学习,北京儿童医院杨永弘教授介绍起中国儿科领域的情况。
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每分钟约有1名亚洲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球菌性肺炎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肺炎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肺炎引起儿童死亡的人数超过艾滋病、麻疹和疟疾所导致儿童死亡人数的总和, 而肺炎球菌是儿童肺炎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
肺炎球菌也称肺炎链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主要是通过人传人的飞沫传播后定植于人类鼻咽部。通常情况下肺炎球菌不致病,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肺炎球菌很容易侵入身体多个不同部位,导致一系列侵袭性或非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非侵袭性疾病如中耳炎、鼻窦炎等;当肺炎球菌进入血流,可引起侵袭性疾病,如脑膜炎、菌血症、菌血症性肺炎等。1岁以下儿童是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高风险人群。
全球每年约有70万至100万为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肺炎球菌性疾病,其中, 在亚洲,每分钟约有1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球菌性肺炎。而在中国,5岁以下儿童感染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人数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印度 ;每年约有3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各种肺炎球菌性疾病,位列全球第六。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肺炎球菌称为隐藏的婴幼儿“健康杀手”。
杨永弘教授介绍:“肺炎球菌的传播形式比较隐匿,通常不会形成像流感那样的大规模爆发,因此在中国并未被列为法定监测和上报的传染病,公众对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危害也并不了解,但是肺炎球菌的人群携带率很高,约为27%-85%,发展中国家的人群携带率高达85%。 两岁以下的婴幼儿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肺炎球菌很容易突破其免疫屏障,引发各类感染。”
中国肺炎球菌多重耐药比例达83.3%
目前,肺炎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是一个全球性的、严峻而急剧发展的问题。过去的几十年里,肺炎球菌耐药的流行病学一直受到抗菌素广泛应用、耐药克隆的传播和肺炎球菌疫苗引入的影响。在抗菌素被广泛乱用、耐药克隆大量传播且肺炎球菌疫苗应用较少的许多亚洲国家当中,肺炎球菌的耐药尤其严重。
2012亚太耐药监测网显示:中国肺炎球菌多重耐药的比例达83.3%,而5岁以下儿童携带的肺炎球菌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高于其他年龄组。“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耐药细菌增多,引发的疾病也更加难以治愈,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严重依赖抗生素使用,肺炎球菌的耐药问题将会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的挑战,这会是一个影响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国儿童的生存与健康。这次大会上,我们也呼吁全球各国的领导人和决策者应认识到抗生素耐药问题的紧迫性和它对新生儿及儿童健康的重大影响。”杨永弘教授强调到。
抵御耐药 第一道防线就是接种疫苗
“疫苗是抵御抗生素耐药性的第一道防线,接种疫苗不仅可以非常有效地阻止疾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此避免对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依赖,从而限制耐药性问题的蔓延。如果全世界每个儿童都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以保护他们免受肺炎球菌感染,则每年估计可避免1100百万天的抗生素使用,挽救70至100万5岁以下的孩子死于肺炎球菌性疾病。 ” 杨永弘教授说到。
据了解,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已在全球160多个国家获批上市,其中超过125个国家已将其纳入本国的国家免疫规划,112个国家批准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在全人群中接种。随着肺炎球菌疫苗在不同国家的引入,由该疫苗涵盖血清型导致的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
“今年开始我们发起了’一分钟护一生’共同抵御肺炎球菌公益行动,目的就是为了号召儿童健康领域的所有医护人员,包括产科、儿科、儿童保健科、还有疾控和社区接种医生,多学科领域联合,共同加入到让公众意识到肺炎球菌危害的科普行动中去。”杨教授强调,“我希望通过一分钟护一生的宣传,让广大儿科医生都能重视儿童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保护更多孩子免受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