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组长钟南山2日再次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要对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疫情有科学的认识,现有至少7个小分子药物处于不同临床研究阶段。
2019-nCoV与SARS-CoV一样都是通过ACE2受体进入人体细胞,两者的受体结合域有较高的相似性。研究也发现SARS-Co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CR3022可以与2019-nCoV受体结合域有效结合从而中和病毒感染,这些也为抗体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思路。
钟南山介绍,迄今2019-nCoV还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一些个案报道的治疗药物仍需更多的临床实践证明效果。现有至少7个针对病毒RNA聚合酶或蛋白酶的小分子药物,包括上述CR3022抗体药物都处于不同临床研究阶段;相关疫苗的研发也在开展中,但距离临床应用尚需时间。
“然而,我们汲取SARS救治的成功经验,已经建立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多种生命支持手段的应用都保证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我们在危重症患者中使用高通量氧辅助、无创面罩通气、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体外膜肺氧合等辅助治疗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全国的疫情仍处于上升期。”钟南山说,面对此次2019-nCoV肺炎疫情,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早发现、早隔离”。
“为此我们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多项全国性的举措:延长假期、交通管制、公共场所体温检测排查、积极宣讲少聚集、个人防护知识等,而国民公共安全意识的提高也保证了相关举措的顺利实施。”钟南山说,“这些举措有效阻断传染源,大大减少二代、三代传染,我们判断此次疫情有望在未来10天至两周左右出现高峰,但我们仍需加强防控,不可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