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世界慢阻肺日 | 咳嗽咳痰气短?可能是慢阻肺病找上门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张华 发表时间:2022-11-16 21:01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张华  2022-11-16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视频/受访者提供

在我国,目前约有1亿慢阻肺病患者。作为第三大致死病因,我国每年约有80万人死于与慢阻肺相关的疾病,且患病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上升。2022年11月16日是第21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为“肺系生命”。

当天,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发起,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学组共同携手举办的呼吸与共全民健康-2022年度全民慢性呼吸疾病健康行动计划暨 “舒畅呼吸行动”名医访谈顺利召开。

会上,国内知名的呼吸科专家提醒大众,要不断强化慢阻肺病“早筛早诊早治”意识,促使大众更加关注慢阻肺病急性加重带来死亡风险的危害,避免疾病发生进展。

咳喘痰!慢阻肺病早期症状不明显

咳嗽、咳痰、气喘或胸闷、喘息、呼吸困难等是慢阻肺病的主要症状。但是,大多数患者并不认识慢阻肺病,往往忽略了治疗。有数据显示,在中国仅有35.1%的慢阻肺病患者得到及时诊断,不到25%的患者接受了合理治疗。

深圳市人民医院教授、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向记者介绍:“慢阻肺病急性加重危害巨大,会导致患者肺功能下降、加速疾病进展。根据我们联合广东省16家医院近一年的随访调查发现,住院的急性加重患者在一年后的死亡率约为9.9%。慢阻肺病急性加重的出现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将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三倍。因此,临床上,及时、准确地识别急性加重,尽早开始适当治疗可改善治疗结局。”

在临床上,慢阻肺患者可以如何识别自己患病呢?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郑劲平说,在临床当中,慢阻肺主要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者是胸闷、喘息、呼吸困难等相关症状。症状在早期不明显,没有引起病人的重视。而随着疾病的进展,出现一些比较典型的症状,如活动后的呼吸困难,这个时候才会引起患者注意。

“慢阻肺病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流受限,这种情况可通过肺功能检查来发现。”郑劲平解释,“在早期,症状很轻微,患者往往到了一定年纪症状才会明显,比如六七十岁时爬楼梯感觉气喘、气急,此时患者也以为是年纪大的原因,没有觉察是慢阻肺病。而抽烟的人群有痰、咳嗽,常常以为与抽烟有关,不会想到是慢阻肺病。”

深圳市人民医院教授、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

急性加重,常会导致慢阻肺病患者死亡

慢阻肺病的早期症状比较隐匿,等到病情加重时,往往肺功能受损。这使得一部分患者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后,容易加重病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瞿介明介绍:“慢阻肺病在秋冬季急性加重的概率增多。一方面患者没有早期诊断干预,又急性加重,使得疾病进展,到后期发展成为肺气肿、肺心病,甚至导致死亡。另外,专家还指出,由于慢阻肺患者发生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之后,可能会导致心脏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同时肺局部的免疫防疫功能下降,也特别容易导致肺部感染。这些因素均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或者死亡的原因。”

据国内调查研究显示:慢阻肺病急性加重高风险患者比例高达81.6%。中国慢病管理大会报告称:社区慢阻肺病患者中,急性加重高风险多症状病人高达60.3%。反复急性加重后慢阻肺病患者的肺功能将严重下降,肺气肿加重,出现呼吸衰竭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专家呼吁高度重视,提高慢阻肺病的认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干预,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降低危害。

超过40岁,建议做肺功能检查

据了解,肺功能检查是慢阻肺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我国目前肺功能检查率非常低。郑劲平教授介绍,中国慢阻肺病患者中曾接受过肺功能检查的比例不足10%。因此,希望能够通过将慢阻肺病纳入公共卫生体系范畴,把慢阻肺病早期筛查引入社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肺功能仪配备率,普及肺功能检查,让患者可以像量血压一样测量肺功能,基层医生能够及时地发现病灶并做出诊断。

瞿介明教授表示,由于慢阻肺病症状隐匿,往往有效治疗及干预措施滞后,使得急性加重概率提高,死亡风险增加。我们也在此呼吁高度重视慢阻肺病,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有效控制疾病发展,降低危害。

因此,陈荣昌教授提醒,40岁以上人群或者有慢阻肺发病危险因素的人群,要每年做一次肺功能检查。

尽早戒烟,及时治疗挽救肺功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沈华浩指出,抽烟是慢阻肺病的主要发病因素,据统计,慢阻肺病人当中有接近90%的人抽烟。同时,有15%的抽烟人群会得慢阻肺病,可以说,抽烟有很多的危害,不但会引起心脏病,还导致肿瘤、血管病等。

“因此,我们提醒大众,尽早戒烟,这样做可阻止慢阻肺病的发生、发展甚至加重。”沈华浩说,“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已经证明,越早戒烟对肺功能损害就会越轻,30岁以前戒烟,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可能恢复到正常。而且我们强调,任何年龄段戒烟,对慢阻肺病都是有益处。希望公众能够知晓这一点。”

在治疗上,慢阻肺病已经有明确有效的办法。陈荣昌教授指出,目前已经有研究证实,慢阻肺病患者每天使用药物,就可改善肺功能,减缓肺功能的衰退。而且在疾病的早期就积极干预治疗,病人的生活质量高,药物的经济负担小。如果等到疾病进展加重,患者走路困难,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吸氧甚至呼吸机去辅助生命维持的时候,不仅生活质量差,需要的医疗经济负担重。

沈华浩教授指出:“慢阻肺病是进行性的疾病,病情会逐渐加重,但只要做到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慢阻肺病即可实现可防可治。需要注意的是,慢阻肺病与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是需要长期关注随访、规范诊疗的疾病,必须坚持规范化的长期管理,要有一类机构和有固定医生对慢阻肺病患者负责,这就是我们希望慢阻肺病能够进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原因,希望它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在基层医疗机构有专业人士为慢阻肺病患者做长期规范化的疾病管理工作。”

编辑:薛仁政

备案号:2024162512号-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广东羊城晚报数字媒体有限公司

© 2001 Guangdong Yangcheng Evening News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