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脏病日|余学清:65岁以上肾病患者用药应调整剂量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林清清 发表时间:2023-03-08 22:44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林清清  2023-03-08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实习生 李飞飞 通讯员 郝黎 张蓝溪 靳婷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2023年3月9日是第18个世界肾脏日。今年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应对突发风险 关心弱势群体”。世界肾脏日前夕,广东省人民医院肾脏专家团队呼吁,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对突发事件应未雨绸缪。

国际腹膜透析学会主席、亚太肾脏病学分会候任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的诊疗指南,证据多来自中年或接近老年的人群,65岁以上尤其是85岁以上高龄肾病患者,应用相关指南时应与年轻人不同,要考虑年龄因素,特别注意具体个案具体分析。

余学清.jpg

高龄患者用药与年轻人应有不同

据统计,全世界有8.5亿人因各种原因罹患慢性肾脏病。预计至2040年,慢性肾脏病将成为全球第五位的致死病因。在中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10.8%,患病人数超过一亿,而广东省的患病率更是达到12.1%。很多人觉得遥远的慢性肾脏病,可能就发生在自己以及身边的家人、朋友身上。

“目前大多数的诊疗指南、经验、证据,是来自中年或接近老年的人群,而65岁以上特别是80岁以上人群的证据是不足的。因此,我们在处理65岁以上尤其是85岁以上高龄患者时,不能与65岁以下,特别是45岁以下的人等同。”余学清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尤其在诊疗85岁以上高龄患者时,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在用药剂量、频次、药物代谢等方面,要有重新的认识。”

余学清指出,在应用目前的证据、指南、共识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年龄因素。“老年人身体的各器官功能无法跟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机体的各种应急机制都相对比较受限制,例如全身的血管硬化、弹性不足、维持性不好等。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也完全不一样的。有可能针对同样的症状,老年人只用到年轻人一半或1/3的剂量。”

疾病谱已发生变化,老年人需特别注意

“随着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发病率的升高,中老年人慢性肾病的发病几率也相对增多。”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叶智明表示,“当前疾病谱已发生改变,要特别关注老年群体的肾病防治。”

叶智明提醒,肾脏病也被称作“沉默的杀手”,临床表现症状都非常隐蔽。因此当出现眼睑水肿、下肢水肿,排尿中泡泡持续增多等肾脏病的早期症状时,就要引起注意。如果原来就是高血压的病人,血压突然出现波动,或者每天尿量比以前减少,也要警惕是否肾脏病发生或加重的一个征兆。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对突发事件该如何未雨绸缪?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治医生司美君提醒,患者平时可自备急救包,包括食物、水、医药用品和病情记录等,以备紧急之需。

应对突发风险,“智慧腹透”望更普及

灾难性事件极大地影响肾脏病患者获取持续的医疗服务。广东省人民医院早在2020年就启动了全球首个智慧腹膜透析中心。在疫情防控时期,助力患者以“智慧腹透”居家治疗。

余学清表示,“智慧腹透”利用技术拉近医护人员和病人的距离,方便患者居家治疗,即便在边远地区也能享受到三级甲等大医院的同质化诊疗服务。

叶志明主任补充介绍,“智慧腹透”的提前预警功能,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警,医护得以提前介入,进行干预,起到了“治未病”的作用,也令患者的透析更安全,并发症更少。

据悉,目前该“智慧腹透”在全国各地都有培训中心,在广东佛山、四川等地正顺利开展。余学清表示,希望经过三年疫情防控期实践,未来能在更大范围内普及,积累更多“中国经验”,推广至全世界,让慢性肾病患者得到更好的诊疗和照护。

编辑:李可欣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