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作为“煲汤大省”,街坊群众酷爱煲汤养生。闲暇之余常会选择用鲜美的食材再加上几味中药,煲制药膳来“调养”。然而,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不仅现代药物存在非治疗作用“副作用”,中药药材如果在煲汤中使用不当同样会出现意外。
“在临床中,常有患者是根据他人分享的、网络学习的汤方自行煲汤,但对药量缺乏经验,时常认为‘多放一些效果好’,导致服用自制药膳后不仅没有起到养生、进补的作用,反而导致了发热、烦渴、便结、口舌生疮、口臭等上火热气的情况。”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治未病科高三德副主任中医师提醒,中药药物有严格的使用指征,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规范使用,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辨证施膳”。
他举例,如果出现了心悸气短、乏力、精神倦怠、神疲乏力、不思饮食、大便不成形等气虚症状,可以选用党参、黄芪之类的中药材煲制药膳来补气调养。如果气虚症状已经消失,则可以停止服用药膳,如果继续进补,那么很有可能适得其反、矫枉过正,导致上火热气的症状出现。
据悉,煲制药膳时选用的药食两用的中药材通常比中药处方用量要减少一些。如煲制药膳常用的淮山,可以健脾、补肺、益肾,在煲制时使用10-30克就可以;党参能够补中益气,和胃生津,祛痰止咳,煲制时建议使用10-30克;黄芪能够补气固表、利水退肿、生肌,建议使用10-15克入汤即可;三七作为常见的中药材,有止血、破血散瘀、消炎定痛和滋补的功效,是治疗跌打损伤的主要药物,如果用来煲汤使用6-10克足矣……煲汤使用的药膳多有滋补的作用,摄入过量就容易出现发热、烦渴、便结、口舌生疮、口臭等上火的症状。
此外,有些药材、食物不宜在一起配合应用,即所谓“配伍禁忌”。
高三德介绍,据《金匮要略》等历代本草著作记载,柿子与螃蟹,葱与蜂蜜,鳖鱼与菟菜等都不宜一同煲制。“为了避免药材的药性相互作用、影响,煲汤时通常选用药膳的种类一般不超过五种。”
冬季养生常用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是1800年前东汉时期的名医张仲景所创制,记载于《金匮要略》中:“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产后腹中疞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材料:当归20g,生姜30g,羊肉500g
1.将羊肉洗净,剔去筋膜,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后,捞出晾凉,当归、生姜用清水洗净后顺切大片,纱布松松地包住捆扎好。
2.取净锅(最好是砂锅)掺入清水适量,然后将切成条的羊肉下入锅内,再下当归和生姜,先用大火煮开,打去浮沫,再用微火煨两小时左右,至肉烂即可,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3.吃肉喝汤,如伴以少量温黄酒助兴,效果更佳。
【适应人群】
肾阳不足、气血亏虚引起的腹部冷痛、体虚畏寒、手脚冰凉、精神疲乏等虚寒性病症。
【禁忌人群】
1.当归气清香浓厚,有润燥滑肠的功效,因此肠胃功能弱、经常腹泻及孕妇应慎用。
2.羊肉属于腥膻发物,有可能使皮肤病、过敏性哮喘患者病情复发或加重,故不宜食用。
3.湿热、阴虚火旺体质慎用。
4.感冒、咽喉疼痛、口腔溃疡、腹泻初愈者,也不宜食用。
文|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王雯玉
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