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龄少女走姿异样,一查大脑竟有双“老虎”眼睛……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陈辉 发表时间:2024-03-01 22:34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陈辉  2024-03-01

妙龄少女走姿异样,一查大脑竟有双“老虎”眼睛……原来她患上一种遗传代谢性疾病。看医护团队如何“武松打虎”。

妙龄少女走姿异样,确诊遗传代谢性疾病

4年前,19岁的苗苗突然发现自己的左下肢在行走时姿势异样,不自觉踮脚尖且走路不稳。“一开始,我以为只是锻炼后劳累,并不在意,但在1年后的课堂上,我突然觉得身体不受控制,头颈部不自主向后仰、向右扭转及躯干呈强直痉挛状态。”苗苗说。她的老师注意到了苗苗的异常,同时也发现她的课业成绩明显下降,表现为反应力和记忆力衰退,于是,老师建议家长带她到医院就诊。

尽管已到当地医院治疗,但苗苗的症状越来越重,最后恶化到完全卧床无法生活自理。焦急万分之际,他们经亲友介绍,辗转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在完善头颅磁共振后,中山一院神经外科团队发现苗苗的双侧基底节区的苍白球内侧部(GPi)存在可疑“虎眼征”。

“我们考虑患者可能是遗传代谢性疾病,建议完善基因检查并采取了对症治疗措施。”神经外科副主任刘金龙教授说。基因结果提示患者的PANK2基因纯合突变,结合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测结果,苗苗最终被确诊为原发性遗传性肌张力障碍,类型为泛酸激酶相关神经变性病(Pantothenate Kinase Associated Neurodegeneration, PKAN)。

医护团队“武松打虎”,DBS治疗PKAN类型肌张力障碍

针对苗苗的复杂病情,刘金龙教授、神经内科刘刚副教授和麻醉科江楠教授团队开展了术前多学科讨论,为她制定了综合治疗及手术方案。在苗苗完善磁共振检查后,专家团队为她精准安装了立体定向头架,完成CT扫描定位,并在2月28日顺利为苗苗进行了脑起搏器植入手术。

“一觉醒来,我感觉说话的声音比手术前洪亮许多,四肢躯干不自主运动也减少了。”苗苗说。刘金龙教授解释道:“患者当前DBS术后仍未开启脉冲发生器,但部分患者存在术后‘微毁损效应’ ,表现为术后便有症状的明显减轻,提示日后开机后的疗效积极良好。”

什么是原发性遗传性肌张力障碍?

原发性遗传性肌张力障碍是肌张力障碍的一种,属于运动障碍疾病,因涉及遗传因素,累及家庭和孩子,在2018年第一次中国罕见病目录发布时就被列入其中。

简单来说,就是大脑某些环路异常,从而引起面部、躯干、肢体肌肉不协调或过度收缩,最终导致患者出现怪异动作和异常姿势的运动障碍综合征。这种病多发于儿童或青春期,临床多表现为全身型肌张力障碍,会出现全身的扭转痉挛,最明显的特点是姿势异常,比如走路、手脚出现奇怪的举动,写字、吃饭动作怪异,不受控制等。

这些异常姿势的长期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患儿的骨骼发育,也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

刘金龙教授表示,肌张力障碍可以优先尝试药物治疗和肉毒素注射治疗,但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建议考虑脑起搏器手术。脑深部电刺激俗称“脑起搏器”,即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细微电极,发射电脉冲刺激脑深部的特定核团,进而达到改善患者症状的目的。

文|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彭福祥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薛仁政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