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周 | 破除认知误区,前列腺癌综合防治势在必行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张华 发表时间:2024-04-18 18:34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张华  2024-04-18
年龄≥50岁的男性都应该定期进行前列腺癌筛查

前列腺癌在中国已成为严重威胁男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前列腺癌的新发病例数达到约13.4万例,死亡例数约为4.75万,而作为一种老年高发肿瘤,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前列腺癌的疾病负担预计将继续增加。

2024年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综合施策,科学防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前列腺肿瘤病区主任李永红教授表示:“不断提升公众与患者对前列腺癌的正确认知,强化早诊早治和规范治疗观念,是综合、科学防癌这套‘组合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前列腺癌患者来说,这往往是一场举全家之力的持久战,只有患者、家属及医生通力合作,坚持科学规范的诊治,才能更好地应对前列腺癌的威胁、改善患者预后。”

50岁以上男性应定期筛查,有家族史更要提前

近年的科普传播增进了公众对前列腺癌的了解,但如“前列腺癌是六七十岁后才需要担心的事情”,“没有排尿异常等表现不用担心前列腺癌”等认知不充分,甚至误读的现象仍较普遍存在。对此,李永红教授表示:“前列腺癌在早期阶段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轻微,易被忽视,出现排尿困难、血尿甚至骨痛等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是晚期,这意味着前列腺癌筛查在早诊早治中起重要作用。”

实际上,哪些人群需要进行前列腺癌筛查?年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根据诊疗指南,年龄≥50岁的男性都应该定期进行前列腺癌筛查。但有前列腺癌家族史者,筛查年龄应下降至≥45岁,而对于携带BRCA2基因突变者,筛查年龄应进一步下降至≥40岁,以尽早发现前列腺癌。

PSA异常升高,找泌尿外科就诊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是目前前列腺癌最常用的筛查方法,那么PSA异常升高就是前列腺癌了吗?“其实,除前列腺癌外,前列腺炎、检测前进行过膀胱镜检查、导尿甚至一些药物的服用等都可能导致PSA升高。”李永红教授建议,“前列腺癌筛查最好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发现异常结果不用过度担心,要及时到泌尿外科专科就诊,由专业医生协助进行正确解读。”

规范治疗随诊,促进前列腺癌预后改善

一旦诊断前列腺癌,患者与家属中也同样存在一些常见认识误区。

误区1:不考虑自身病情,盲目追求根治手术,认为手术就能彻底治愈前列腺癌。

李永红教授指出,“前列腺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药物治疗、放疗及局部消融等多种方式,根治手术是以清除原发灶肿瘤为目的的一种术式,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具体采用何种治疗方式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健康状况,由专科医生综合判断。另外,即使是根治术后,也需要定期复诊检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必要时也需要后续进行药物治疗及放疗等,不能认为根治手术就是一劳永逸。”

误区2:前列腺癌发生转移,就失去信心或放弃治疗。

当前列腺癌发生转移后,很多患者以为治疗作用不大、疗效会很差、生存期也不长,因此失去治疗信心甚至放弃治疗。李永红教授表示,“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整体治疗效果确实不及未发生转移的患者,但近年来创新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已经极大改善了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患者应正视疾病,坚定信心,规范治疗仍有希望长期生存并获得生活质量的改善。”

误区3:不重视长期随访和后续治疗。

部分患者认为,经过初始治疗,PSA下降达标后就是治疗就达标了,不需继续随访治疗。还有的患者出现药物副反应后未经医生同意自己就停药了。

实际上,PSA是监测肿瘤是否复发转移和预测患者预后的关键指标,治疗后PSA≤0.2ng/ml患者的复发风险低,PSA实现深度快速下降,提示患者的生存时间更长,生活质量更高。而PSA增高的患者肿瘤转移的风险显著增加,按医生规划持续长期随访监测PSA水平,对早期发现肿瘤复发转移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同时,还应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测,例如核磁等骨扫描等。

李永红教授说,“除了坚持随访,患者也应严格按照医生要求予以规范的药物治疗以保障疗效,如果出现副反应等问题应及时复诊而不是擅自停药。”

文| 记者 张华
图| 视觉中国

编辑:李可欣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