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药师日 | 药师也能续方了!广州有医院探索医药协作药物治疗管理新模式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陈辉 发表时间:2024-09-24 20:44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陈辉  2024-09-24

9月25日是第16个世界药师日,今年的主题是“药师:满足全球卫生需求”。记者了解到,广州作为全国最早开具药学门诊的城市之一,已有医院又开始大胆探索医药协作药物治疗管理新模式,药师经授权后能为患者续方、精简用药、处理不良反应等,不过目前这类协作管理仅限于某类专科疾病或者某类专科用药。从目前的临床实践看,患者不再需要频繁地往返于不同科室之间,不仅提高了诊疗效率,也节省了医疗支出,同时临床医生的工作量也得到分担。

七旬老人每天要吃35种药

“陈主任,您看下这是我老伴每天吃的药,实在太多了,能适当减少点吗?”9月23日上午,冯姨走进中山一院的药学门诊,掏出一张书写得整整齐齐的吃药清单,密密麻麻写满了一张A4纸。由于老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癫痫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前列腺肥大、贫血、低钠血症等多种基础病,之前还做过肿瘤手术,所以药越吃越多,现在每天需要吃35种药,这还不算保健品,以至于老伴每天都为吃药生气,抱怨吃药多过吃饭。此前冯姨去过各专科咨询,但每个专科都说自己的药重要,不能停,于是才来到药学门诊咨询。

“波立维和拜瑞妥这两种药,最好不要长期同时吃,出血风险比较高!”出诊的陈杰主任药师仔细查看了这张清单,又结合冯姨老伴目前的疾病和身体情况后,建议他可以减去其中的11种药,其中有一种药其实是冯姨老伴刚做完手术时,医生为了保护胃黏膜开具的,本来只吃一两周就可以了,但冯姨一直照单开药让老伴吃了两年多。

老年人是药学门诊就诊的主力军,药师为他们提供的主要服务是“精简药物”。陈杰介绍,老年人基础疾病多,看病要看好几个专科,每个科的医生一般各自会开具几种药物。这些药物可能名字不同,但功效类似,重复吃药会带来剂量超量问题。而且这些药物还很可能有相互作用,增大毒副作用发生的风险。

除了老年人外,准妈妈是药学门诊的另一大主力军。感冒了吃了一堆药,之后才发现怀孕了,那宝宝还能不能要?这是许多准妈妈会遇到的问题。在药学门诊开设以前,她们只能咨询妇产科医生。大医院的产科门诊患者太多,一号难求,而产科医师往往仅能为患者提供限于本专业的常用药物的信息,而对于非本专科用药并不熟悉,能提供的信息较少。对每种药物毒副作用最清楚的就是药师了,药学门诊开设后,准妈妈的疑问可以得到更专业的答复。

药学门诊直击:八成咨询两成开药

据了解,中山一院的药学门诊开设于2017年,是国内最先开展药学门诊的医院之一。目前,提供包括心血管用药、咳喘用药、妊娠用药、老年用药等在内的专业门诊服务,每周共有十个出诊单元。

记者从中山一院药学门诊了解到,来这里就诊的患者80%是前来咨询的,20%是前来开药的。开药的患者以慢性病患者居多。以慢阻肺、支气管哮喘患者为例,他们的治疗往往需要使用吸入装置,但仅有15%的患者能够正确使用吸入装置,严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这些装置对手眼协调的要求比较高,有些患者要教几次才能真正掌握,也有可能过一段时间操作又不规范了,需要反复教学。呼吸科门诊患者众多,医生很难有足够的时间教患者。而在药学门诊中,药师可以教患者使用方法,还可以为病情稳定的患者直接开具药物,这样患者就不用挂两次号了,患者少跑腿,临床医生也减负了。”陈杰解释。

探索医药协作药物治疗管理模式

中山一院药学部主任唐可京介绍,他们借鉴了美国哈佛大学附属丹娜法伯癌症研究中心的医师-药师协作药物治疗管理模式,在这种新模式下,有资格的药师在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并得到相应专科的临床医师授权后,可以针对相应专科的疾病开展药物治疗管理协作,药师不仅可以为患者开具药物治疗相关的检验检查,指导用药,优化药物治疗方案,处理不良反应或并发症,还可以为患者开具慢性病处方的续方。

“药师在医药协作药物治疗管理中除了要得到医师的授权,开具的药物仅限于特定的疾病和特定的药物外,特别强调的是药师的权限不涉及疾病的诊断和初始治疗方案的制定,另外如果患者的病情发生了变化,药师要及时将患者转诊回临床医师。”唐可京解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医药协作药物治疗管理并非新鲜事物,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加坡等国也建立了类似协作药物治疗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以协议处方、补充处方、独立处方、处方集处方或延续处方等形式授予药师权限,并进行立法。

我国各医疗机构也在积极探索药师参与药物管理的服务模式,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药师具有慢阻肺协议处方权,广东省人民医院的药师可以在抗凝门诊开具化验单,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东南大学东大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医院的药师通过协定处方可以开具抗凝药物等。

医药协作药物治疗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了药师的药学服务水平,体现了药师的服务价值,也可缓解患者找医生“看病难”的问题,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文 | 记者 陈辉 通讯员 梁嘉韵

编辑:许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