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抗癌!从不能手术到精准切除,六旬前列腺癌患者终于找到了“重生路”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张华 发表时间:2025-04-15 17:49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张华  2025-04-15
我国前列腺癌初诊晚期比例高达60%,而早期五年生存率超过95%

“我可以手术了吗?”七年患癌,七次追问。每一次都承载着前列腺癌患者老袁对重生的渴望。

这一次,他终于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七年坚持,终于等到重获新生!”2024年12月,64岁的前列腺癌患者袁先生在珠江医院病房里热泪盈眶。这位历经7年抗癌长跑的患者,从“无法手术”到接受国产手术机器人毫米级精准治疗,展示了前列腺癌诊疗领域新突破。

七年之盼:从生存渴望到治愈曙光

时针拨回2017年,被确诊为前列腺癌晚期伴全身骨转移的老袁,Gleason评分高达8分。“当时就像被判了‘死缓’。”老袁回忆道,全身骨转移让根治手术成为奢望,每月高昂医疗费用更让这个普通家庭举步维艰。

转机出现在2020年。随着阿比特龙等抗癌药纳入医保,治疗费用骤降90%。“这不仅是药物降价,更是生命的希望。”珠江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陈玢屾教授介绍,经过精准内分泌治疗,2024年12月,老袁复查,他得到了一个惊喜:骨转移灶消退!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指标降至检测下限。

面对老袁第七次追问“我可以手术了吗”,陈玢屾教授团队经过认真评估和考量,终于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毫米级突围:国产手术机器人缔造生命奇迹

2025年3月的手术室,无影灯下正在上演“毫米级拆弹”。泌尿外科刘春晓、陈玢屾教授团队操控国产手术机器人,在10倍放大视野中,用1毫米级精度的器械臂,历时150分钟完成前列腺全切。“就像在豆腐上雕花。”主刀医生形容,术中仅20ml出血量,并完整保留了神经组织。

“过去这类粘连严重的手术至少需要5小时。”陈玢屾教授表示,国产机器人系统的三维视野和540度器械旋转能力,让医生能精确分离0.5毫米的血管神经束。术后次日,老袁已能自主下床活动,病理报告显示:切缘及淋巴结均无转移。这说明:肿瘤被完整切除,周围组织无癌细胞残留,局部复发风险显著降低。

“哪里想得到,还有手术的机会啊!”老袁满心感激陈玢屾教授手术团队。

专家呼吁积极筛查:让“治晚期”变“防晚期”

珠江医院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一组数据引人注目:装机16个月完成500余例手术。“医保政策红利让晚期患者中位生存期从28个月延长至50个月以上。”陈玢屾教授算了一笔民生账:该院近三年85%的晚期患者通过医保实现规范治疗,超六成重获手术机会。

但专家更关注防线下移。“我国前列腺癌初诊晚期比例仍高达60%,而早期五年生存率超过95%。”陈玢屾教授呼吁建立PSA免费筛查体系。

在国产医疗装备创新方面,珠江医院已创下全球首例机器人辅助全腔镜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等多项纪录。“要让精准医疗不再昂贵。”陈玢屾教授表示,医院正将“机器人手术标准化方案”向基层推广,让更多的“老袁”在家门口获得治疗机会。

文 | 记者 张华 通讯员 许鹏 马彦 韩羽柔
图 | 受访者提供

编辑:许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