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十年咽不下,医生75分钟“解锁”!内镜微创手术破解食管贲门“紧箍咒”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张华 发表时间:2025-05-12 21:56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张华  2025-05-12
​珠江医院近三年为18名上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成功实施手术

88岁的陈爷爷因贲门失弛缓症饱受十年“食不下咽”之苦,近日在珠江医院通过一项“无切口”内镜微创手术重获新生。术后仅2天恢复进食,困扰其十余年的吞咽梗阻症状彻底消失,老人感慨:“终于能好好吃一顿饭了!”

十年煎熬:从“进食如吞刀”到形销骨立

“每次吃饭都像受刑,吞不下去又吐出来,喝水都成了折磨。”陈爷爷的家人回忆,老人自70余岁起便出现吞咽困难,近十年症状持续加重,体重骤降,甚至因营养不良多次入院。虽长期口服药物,但效果甚微。几周前,老人因连流食都无法下咽、体重再降5斤,被家人紧急送往珠江医院消化内科。

接诊的消化内科主任王新颖发现,陈爷爷的食管造影呈现典型“鸟嘴征”——食管下端狭窄如针孔,上段扩张如气球,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贲门是食管与胃的‘闸门’,正常进食时可自动松弛。而患者的贲门因异常持续痉挛,如同被‘紧箍咒’锁死,食物长期淤积食管引发呕吐和营养不良。”王新颖解释道。

排除肿瘤风险,1小时打通“进食隧道”

尽管微创POEM手术(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是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疗法,但面对88岁高龄、极度虚弱的患者,团队慎之又慎。

CT检查提示“食管壁增厚”,肿瘤标志物异常,需紧急排除恶性肿瘤可能。消化内科迅速为患者安排胃镜活检,最终病理结果排除癌变,为手术扫清障碍。

在麻醉科全程护航下,王新颖团队利用胃镜在食管黏膜下层“掘”出一条隐形隧道,精准切开痉挛的环形肌肉层,彻底解除贲门梗阻。手术全程无体表切口,出血量不足5毫升,耗时仅75分钟。术后第2天,陈爷爷即可进食流质;第6天出院时已能正常吞咽柔软食物。

POEM手术如何改写高龄患者命运?

“过去这类高龄患者常因手术风险被劝退,如今内镜技术让不可能变为可能。”王新颖介绍,POEM手术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操作,避免了传统开胸手术的创伤,术后恢复期缩短70%,尤其适合基础病多的老年群体。

数据显示,珠江医院近三年为18名上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成功实施该手术,有效率达到100%。

术后1个月,王新颖主任带领消化内科医护团队上门对陈爷爷进行回访,老人脸上洋溢着笑容。“老人吞咽困难、呕吐等症状已完全消失,终于好好地可以吃饭,人长胖了,也变精神了。”家属说,“没有想到,短短几天治愈纠缠十多年之久顽疾。”

警惕吞咽困难或是疾病警报

贲门失弛缓症发病率不足十万分之一,却易被误诊为胃食管反流或冠心病。王新颖提醒,若出现以下症状需尽早就医:  

1. 进行性吞咽困难(固体、液体均难以下咽);  

2. 夜间反流呛咳(未消化食物反流至口腔);  

3. 胸痛消瘦(易被误认为心脏病);  

4.营养不良(体重骤降超过10%)。  

“此病虽无法根治,但及时治疗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王新颖强调,微创技术的发展已让超高龄(80岁以上)人群不再是手术禁区。  

文| 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李洋 卢钰仪
图| 医院提供

编辑:秦小杰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